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及其子公司2X21年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2X21年1月1日,甲公司以34 000万元取得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80%的股权,能够控制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并于当日通过产权交易所完成该项股权转让程序,并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2)购买日,乙公司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信息为:
①股东权益账面价值总额为37 000万元,其中:股本为20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8 0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为1 000万元,盈余公积为3 2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4 800万元。
②存货的账面价值为18 000万元,经评估增值的公允价值为20 000万元;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8 000万元,经评估的公允价值为21 000万元,该评估增值的固定资产为一栋管理用办公楼,该办公楼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购买日剩余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0;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3 920万元,经评估的公允价值为3 820万元。除上述资产外,乙公司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
(3)2X21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0 500万元,乙公司2X21年提取盈余公积1 050万元,向股东宣告并分配现金股利4 500万元,因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增加其他综合收益400万元(以扣除所得税影响)。
(4)至2X21年12月31日,购买日发生评估增值的存货已全部对外出售;应收账款按购买日评估确认的金额收回,评估确认的坏账已核销。
(5)2X21年,甲公司与乙公司内部交易和往来事项如下: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租赁协议,将甲公司一栋办公楼出租给乙公司,租赁期开始日为合同签订日,年租金为100万元,租赁期为10年。乙公司将租赁的资产作为管理用办公楼使用。甲公司将该栋出租的办公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并按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该办公楼租赁期开始日的公允价值为1 530万元,2X21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1 650万元。该办公楼于2X19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其建造成本为1 4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0。甲公司对所有固定资产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为简化处理,假定不考虑办公楼2X21年1月计提的折旧)
(6)其他有关资料:
①2X21年1月1日前,甲公司与乙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
②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
③假设上述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均符合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条件,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的影响,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甲、乙公司均按当年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