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刷出新高度,偷偷领先!偷偷领先!偷偷领先! 关注我们,悄悄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简答题

       我们的中医很了不起,用风和气的原理解释人的身体。

       关于风和气,描述得最早,也最文学的是庄子,“大块噫气,其名为风”。风是无形状的,人们走在旷野里,被风簇拥着,那是身体的感觉。风吹皱一池春水,那是水的响应。风也是无声的,人们听到的种种声音,风声鹤唳、冷风嗖嗖、狂风怒号,是风碰到了东西,摩擦碰撞引发的动静。风碰到实的、虚的东西,发出的音乐是不一样的,有些如击鼓,有些如拿捏笛箫,有些如撩拨琴瑟,有些简陋的就是喇叭唢呐。庄子还发明了一个词,叫“吹万”,世间万物的千姿百态,都是大自然这么“吹”出来的。         风协调着世间的万有。和谐了,则风和日丽,风调雨顺。风遇到梗阻,风云突变,就会出问题。如台风、龙卷风,夹沙尘暴。大的问题如,气候出现异常,导致大旱、大涝、酷暑、奇寒、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吹万”是大环境,大环境是人力不能左右的。有人类历史以来,大环境基本没有什么变化,日月星辰,太阳还是那个太阳,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星辰还是那样的星辰,包括海洋和大江大河,基本还是老样子,中间出现的局部问题,都是人类自酿的苦酒。“人定胜天”这个词,不是跟老天爷掰手腕,去挑战大自然,本意指人心的祥和安定,是天之胜,是老天爷最大的愿望。中国古人不倡导逆天的行为。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个小地球,也可以叫小宇宙。一个人起早贪黑地忙碌,就是地球在一天一天自转。我们的身体被风内控着,意气风发、神清气爽、满面春风,甚至趾高气扬,都是风在体内运行正常的形态。风行不畅,麻烦就来了。风在“窍”处遇阻,会打嗝、放屁。风滞在经脉上,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包括痛风这些病状就出现了,这些都是小麻烦。“中风”就复杂了,不仅仅是风行不畅,是风控制不了身体的局面了。中风的初级阶段眩晕、肢体麻木,高级阶段的恶果就不用我说了。

       一个老中医说过两句顺口溜,一句是“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指的就是风在体内的运行原理。另一句是“有病没病,防风通圣”。“防风通圣丸”是老方剂,如今已是中成药,很普通,很便宜,两三块钱就给一大包。药普通,效果却神奇,有病治病,没病调理身子。

       风和气不仅是生理的,还连着心理。喜怒哀乐是生理的,但和心理纠缠在一起。心安理得,心澄意远,也是这一层意思。生理和心理是“意识”的基础,说地基也行。意识的俗称叫念头。一个人从早晨醒来第一个念头计算起,到晚上睡着之前最后一个念头(把“梦想”排除在外),一天之中要生出多少“杂念”?主动的、被迫的、潜意识的、下意识的,恐怕再细心的人也不便统计出来。这些念头串联在一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人活一辈子,就是活这些念头。万念俱灰是形容一个人活够了,活烦了。因此,儒家才强调明心见性,修心养性。道家不仅修心,连身子骨都修。儒和道两家都是围绕着一个人的“万念”去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修身养性是内装修,但内装修妥帖了,还要有所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如果一辈子碌碌无为,应该是最大的憾事。

                                                                                                                                                      (摘编自穆涛《先前的风气》)

文中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如何理解这一一“风”在体内的“运行原理’ ? 请简要概括。

使用微信搜索喵呜刷题,轻松应对考试!

答案:

本题考查的是阅读理解能力,需要梳理文中的相关内容来组织答案,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喵呜刷题小u解析】
在文中,“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句话是用来描述“风”在人体内的运行原理的。这里的“风”可以理解为中医理论中的“气”,气的流通顺畅则身体健康,气的流通受阻则会导致疾病。因此,“通则不痛”指的是当“风”在人体内运行顺畅时,身体就不会感到疼痛;而“痛则不通”则指的是当“风”在人体内运行受阻时,就会导致疼痛。这种理解符合中医理论中的“气”的运行原理,即气的流通顺畅则身体健康,气的流通受阻则会导致疾病。因此,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中医对人体内部“气”的运行原理的一种形象描述。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文中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如何理解这一一“风”在体内的“运行原理’ ? 请简要概括。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微信扫码,获取考试解析、体验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分享考题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