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刷出新高度,偷偷领先!偷偷领先!偷偷领先! 关注我们,悄悄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简答题

        庄严的科学殿堂其实是一座仅靠着几根“虚空支柱”撑持起来的“空中楼阁”。它很像北岳恒山的那座悬空寺——离地五十余米,唯见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撑,“上延霄客,下绝器浮”,嵌于万仞峭壁之中。

        全部科学体系仅仅依靠几条基本假设撑起。这些人为的假设定律你只能接受,必须承认,别问为什么,也完全无须和你讲明道理——“能量守恒原理”、“物质不生不灭”、“绝对零度不可达”、“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一百八十度”、“动者恒动、静者恒静”、相对论假设“光速不变”,量子论假设“能量不连续”……虽说科学的所有理论都经历过严格的验证,但唯独支撑全部科学的这些看似武断的基本假设与定律却全都没有经过任何论证。没有谁知道它们为什么会是这样,也没有哪一位权威向你解释过其中的道理。在这些足可视为“天条”的基本假设面前,再桀骜不驯的科学家也得俯首听命,再惯于怀疑一切的科学家也会坚信不疑。都说“人生识字糊涂始”,其实科学理论才是真正的“糊涂始”,打从根上就没想让你知晓这些基本律则之所以然。然而令人折服的是,这些根本性假设却是那么的傲睨自若,安如磐石,经得起任何诘问——纵然无须证实我对,但任何人休想将我“证伪”!

        全部需要严格证实的科学体系却是靠着几条完全未经证明的假设来支撑——真乃普天之下最大的“悖论”!

        然而令人击节叹赏的是,依靠“假设”支起来的这座神圣庄严、坚实无比的科学“悬空寺”竟是何等的宏伟壮观,前来朝拜的科学信徒又是多么的敬畏虔诚!

        假说自有假说的威力!其中最具魅力的莫过于化学关于“原子”的假说。自古希腊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创立《原子论》假说以来,19 世纪初英国化学家道尔顿结合“定比定律”、“倍比定律”把“原子说”变成为一个科学概念。此后通过一系列化学实验,人们精确地测出了每个元素的原子量,定出了每种原子的化合价,给出了每一元素的“原子序”,写出了由各种原子组成的分子式,搭出了立体的分子结构模型,排出了“化学元素周期表”,甚至建立了庞大的化学工业,按照化学反应方程式定量生产出了数不胜数的化学制品,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又有谁见过原子,证实过原子存在呢?完全没有!无怪乎日本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汤川秀树在其《基本粒子》一书中承认:关于原子的概念仍旧只是一种“假说”!当我们习以为常地享受各种琳琅满目的化学制品的时候,又有谁会去想,独自支撑整座化学殿堂的最主要的支柱,长达两千多年来竟然只是一种虚之又虚,未经证实的“原子假说”!值得庆幸的是,只是在近几十年人们通过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STM) 总算看到了原子的直观图像。

        科学从源头上就已成功地驾驭了“真”“假”相反相成的依存关系,不仅删繁就简地设立一些假想的、现实并不存在的理想状态( 质点、点电荷、点、线、面),还通过精深的悟性确立一些假设定律来作为整个科学殿堂的支撑。

                                                                                                  (摘编自詹克明《参悟“科学”》)

以“悬空寺”作比,是为了表明科学体系的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使用微信搜索喵呜刷题,轻松应对考试!

答案:

本题考查读者阅读后对细节关键词句的理解,属于简单归纳题。通读文章段落,找到“悬空寺”特点的相关的词句,然后与“悬空寺”特点对比,总结出科学体系的特点。结合上下文,进行总结概括或者直接摘抄即可得到答案。

解析:

【喵呜刷题小u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我们可以发现文章在描述科学体系时使用了“悬空寺”作为比喻。悬空寺是一座离地面数十米,仅靠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撑的建筑,而科学体系则是由几条未经严格论证的基本假设和定律支撑起来的。这种比喻表明科学体系的基本假设和定律就像悬空寺的木柱一样,未经严格论证,但却支撑起了整个科学体系。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以“悬空寺”作比,是为了表明科学体系的“基本假设和定律未经严格论证”和“支撑整个科学体系”的特点。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以“悬空寺”作比,是为了表明科学体系的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微信扫码,获取考试解析、体验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分享考题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