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刷出新高度,偷偷领先!偷偷领先!偷偷领先! 关注我们,悄悄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简答题

背景资料:
某新建高速铁路第二标段站前工程正线长度 33km,计划总工期 34 个月,平面如图所示。
主要工程情况如下:

路基土石方工程 78 万立方米,图中 L1 路堑为黄土路堑,计划工期为 15 个月,雨季雨量较大。双线桥梁共 6 座,上部结构除 3#桥外,其余均为跨径 32m 整孔预制简支箱梁,3#桥跨越河流,主墩基础位于深水中,上部结构为(86+164+86)m 曲弦钢桁加劲连续梁,由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和梁上加劲刚桁组成。设计说明,3#桥可先施工连续箱梁,然后作为简支箱梁运梁通道,待简支箱梁架设完毕后,再进行加劲钢桁施工,具体施工组织方案由施工单位制定后上报审批。3#桥计划工期为 24 个月,其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计划在开工后 18 个月完成。双线隧道 3 座,1#隧道和 2#隧道围岩为砂岩,围岩级别均为 III 级和 IV级,无不良地质,3#隧道围岩主要为灰岩,围岩级别为 III、IV、V 级,存在不良地质,在该隧道中部设置一座斜井。根据隧道地质情况和施工单位的进度指标,1#隧道计划工期为 18 个月,2#隧道计划工期为 19 个月,3#隧道计划工期为 28 个月。本标段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计划自工程开工 30 个月开始施工无砟轨道,工期 5 个月。项目经理部根据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计划按有效施工时间 120 天配置道床板施工设备。
事件一,项目经理安排了施工方案,计划安排两个梁场,以 2#隧道为分界线,3#桥预应力连续箱梁可以先施工,3#梁的加劲珩梁可以在 4#梁完成后再开始。在施工准备阶段,项目经理部根据设计说明编制的制架梁施工组织方案为:共设置2座箱梁预制场,投入2套制架梁设备负责本标段全部简支箱梁的预制和架设,根据计划设置了足够数量的制(存)梁台座,能满足箱梁制架工期的需要。将2号隧道作为两个梁场施工任务的分界线,3号桥加劲钢桁待4号桥简支箱梁架设完毕后再进行施工。
事件二,现场检查时发现 3#桥的连续箱梁比预计工期晚 3 个月,其余工程工期均进展正常,项目经理部优化了施工方案。在施工进行到16个月时,施工单位督察组到现场检查发现,3号桥由于暴雨导致进度滞后3个月;两个梁场已完成试生产及认证并开始正式预制和架设;其他工程均按计划顺利施工。为此,督察组要求项目经理部对制架梁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优化,以确保箱梁制架和3号桥按计划工期完工。
事件三,3#隧道掌子面围岩灰岩,开挖时吹出凉风,开挖面岩石湿润,明显有水,可能存在什么类型的不良地质。在隧道监控量测方案编制中,施工单位针对隧道洞内、外观察制定的方案为:洞内观察分为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地段观察两部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在每两个开挖循环后进行一次;已施工地段需记录锚杆、钢架变形的工作状态;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深埋段,并记录地表开裂、地表变形、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漏等情况,同时还应对地表建(构)筑物进行观察。
事件四,施工人员在3号隧道某个掌子面施工时发现了不良地质的前兆:钻孔中有凉风冒出、钻孔中涌水量剧增,且夹有泥沙,岩层明显湿化。施工人员立即停止施工并向相关人员报告了情况。
问题:
1、请根据背景,给出 L1 路堑的施工要点。
2、根据事件一、说出本标段的控制性工程,并说明理由。
3、如何优化施工方案,确保工期按时完成。
4、针对事件3方案中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的做法。
5、针对事件4,隧道掌子面前方应属于哪种类型不良地质?
6、根据计划工期,本标段至少应配置多少套道床板施工设备?

使用微信搜索喵呜刷题,轻松应对考试!

答案:

null

解析:

【喵呜刷题小空解析】

1. L1 路堑的施工要点:
L1 路堑为黄土路堑,位于雨季较大的地区。因此,在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排水,防止雨水冲刷边坡,造成滑坡。同时,黄土路堑开挖时,应注意边坡稳定,防止边坡坍塌。开挖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边坡变形情况,及时采取支护措施。

2. 本标段的控制性工程:
3#桥是本标段的关键工程,因为它跨越河流,主墩基础位于深水中,施工难度较大。此外,3#桥的工期较长,为24个月,对整个标段的施工进度有重要影响。因此,3#桥是本标段的控制性工程。

3. 如何优化施工方案以确保工期按时完成:
为了弥补3#桥连续箱梁延误的工期,可以调整其施工时间,提前安排施工。同时,增加制架梁设备的投入,提高箱梁预制和架设的效率。此外,优化施工组织,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保各分项工程按计划进行,也是确保工期按时完成的关键。

4. 事件3方案中的不妥之处及正确的做法:
事件3中,隧道监控量测方案中洞外观察的方案存在不足。首先,洞外观察的重点应涵盖洞口段、洞身深埋段以及洞身浅埋段,但方案中只提到了洞口段和洞身深埋段的观察重点,未提及洞身浅埋段的观察重点。其次,方案中没有明确地表开裂、地表变形、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漏等情况的观察重点。正确的做法应是补充洞身浅埋段的观察重点,并明确地表开裂、地表变形、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漏等情况的观察重点。

5. 事件4中隧道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类型:
在事件4中,施工人员发现钻孔中有凉风冒出、钻孔中涌水量剧增,且夹有泥沙,岩层明显湿化。这些现象表明隧道掌子面前方存在岩溶不良地质。

6. 本标段至少应配置的道床板施工设备数量:
根据计划工期,本标段应在30个月后开始施工无砟轨道,工期为5个月。项目经理部计划按有效施工时间120天配置道床板施工设备。因此,按照每天的工作时间来计算,至少需要配置 5 个月 / (120 天 / 30 天) = 1.25 套设备,考虑到实际工作需求,本标段至少应配置 2 套设备。但题目中明确指出“计划自工程开工 30 个月开始施工无砟轨道,工期 5 个月。项目经理部根据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计划按有效施工时间 120 天配置道床板施工设备。”,因此,本标段至少应配置 4 套道床板施工设备。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背景资料: 某新建高速铁路第二标段站前工程正线长度 33km,计划总工期 34 个月,平面如图所示。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微信扫码,获取考试解析、体验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分享考题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