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建高速铁路第二标段站前工程正线长度 33km,计划总工期 34 个月,平面如图所示。
主要工程情况如下:

路基土石方工程 78 万立方米,图中 L1 路堑为黄土路堑,计划工期为 15 个月,雨季雨量较大。双线桥梁共 6 座,上部结构除 3#桥外,其余均为跨径 32m 整孔预制简支箱梁,3#桥跨越河流,主墩基础位于深水中,上部结构为(86+164+86)m 曲弦钢桁加劲连续梁,由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和梁上加劲刚桁组成。设计说明,3#桥可先施工连续箱梁,然后作为简支箱梁运梁通道,待简支箱梁架设完毕后,再进行加劲钢桁施工,具体施工组织方案由施工单位制定后上报审批。3#桥计划工期为 24 个月,其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计划在开工后 18 个月完成。双线隧道 3 座,1#隧道和 2#隧道围岩为砂岩,围岩级别均为 III 级和 IV级,无不良地质,3#隧道围岩主要为灰岩,围岩级别为 III、IV、V 级,存在不良地质,在该隧道中部设置一座斜井。根据隧道地质情况和施工单位的进度指标,1#隧道计划工期为 18 个月,2#隧道计划工期为 19 个月,3#隧道计划工期为 28 个月。本标段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计划自工程开工 30 个月开始施工无砟轨道,工期 5 个月。项目经理部根据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计划按有效施工时间 120 天配置道床板施工设备。
事件一,项目经理安排了施工方案,计划安排两个梁场,以 2#隧道为分界线,3#桥预应力连续箱梁可以先施工,3#梁的加劲珩梁可以在 4#梁完成后再开始。在施工准备阶段,项目经理部根据设计说明编制的制架梁施工组织方案为:共设置2座箱梁预制场,投入2套制架梁设备负责本标段全部简支箱梁的预制和架设,根据计划设置了足够数量的制(存)梁台座,能满足箱梁制架工期的需要。将2号隧道作为两个梁场施工任务的分界线,3号桥加劲钢桁待4号桥简支箱梁架设完毕后再进行施工。
事件二,现场检查时发现 3#桥的连续箱梁比预计工期晚 3 个月,其余工程工期均进展正常,项目经理部优化了施工方案。在施工进行到16个月时,施工单位督察组到现场检查发现,3号桥由于暴雨导致进度滞后3个月;两个梁场已完成试生产及认证并开始正式预制和架设;其他工程均按计划顺利施工。为此,督察组要求项目经理部对制架梁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优化,以确保箱梁制架和3号桥按计划工期完工。
事件三,3#隧道掌子面围岩灰岩,开挖时吹出凉风,开挖面岩石湿润,明显有水,可能存在什么类型的不良地质。在隧道监控量测方案编制中,施工单位针对隧道洞内、外观察制定的方案为:洞内观察分为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地段观察两部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在每两个开挖循环后进行一次;已施工地段需记录锚杆、钢架变形的工作状态;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深埋段,并记录地表开裂、地表变形、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漏等情况,同时还应对地表建(构)筑物进行观察。
事件四,施工人员在3号隧道某个掌子面施工时发现了不良地质的前兆:钻孔中有凉风冒出、钻孔中涌水量剧增,且夹有泥沙,岩层明显湿化。施工人员立即停止施工并向相关人员报告了情况。
问题:
1、请根据背景,给出 L1 路堑的施工要点。
2、根据事件一、说出本标段的控制性工程,并说明理由。
3、如何优化施工方案,确保工期按时完成。
4、针对事件3方案中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的做法。
5、针对事件4,隧道掌子面前方应属于哪种类型不良地质?
6、根据计划工期,本标段至少应配置多少套道床板施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