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甲施工单位承接机场空管工程的施工项目,包括仪表着陆系统,语音数据记录仪等设备采购与工艺安装。工程开工后,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编制了民航专业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综合应急预案拟报建设单位审批后发布,并送监理单位备案。 事件二,因国外疫情原因,施工单位负责采购的仪表着陆系统设备推迟交货,为不影响工期,施工单位将仪表着陆系统设备的运输方式由海运改为空运,造成施工单位多支付运费18万元,设备到位后,又因当地发生了罕见暴雨,整个项目停工10天。造成施工单位窝工损失15万元,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工期10天和费用索赔33万元。(即多支付运费,窝工损失费合计) 事件三,航向天线基础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对天线基础基准点及随机抽取的天线基础10个点相对高度进行复核,见下表。 基准点与跑道端间距/偏差(m)基准点标高/偏差(cm)横向基准线角度/偏差(°) 300+1.13050+5.590/0.03 天线基础相对高度偏差(cm) 抽取点编号2 3 4 5 6 7 8 9 10 测量结果-1.9 1.3 1.1 -1.5 0.7 -1.7 -1.4 0.5 -0.3 1.2 事件四,语音数据记录仪安装完成后,施工单位对其功能进行了检测。 【问题】 1.事件一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提出的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施工单位测得的数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说明理由。 4.事件四中,语音数据记录仪应该检测的功能有哪些?
【喵呜刷题小空解析】1.事件一中,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规定,民航专业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综合应急预案应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授权的技术人员编制,经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后发布,并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备案。因此,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编制应急预案的做法不符合规定,所以施工单位的做法不正确。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将仪表着陆系统设备的运输方式由海运改为空运造成施工单位多支付运费18万元属于施工单位自行采取的措施而发生的费用,应由施工单位自行承担。又因为当地发生了罕见暴雨造成施工单位窝工损失15万元,施工单位应及时与建设单位沟通,根据造成停工的真实原因判断是否能向建设单位提出工期索赔,并收集相关证据资料,提出合理费用索赔。因此,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工期10天和费用33万元索赔不合理。3.事件三中,根据民航专业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基准点横向偏差允许偏差为±0.5m,天线基础相对高度偏差允许偏差为±1.0cm,横向基准线角度允许偏差为±0.015°。施工单位测得的数据中,基准点横向偏差最大为+1.1m,超过了允许偏差;天线基础相对高度偏差最大为±1.9cm,超过了允许偏差;横向基准线角度偏差最大为0.03°,也超过了允许偏差。因此,施工单位测得的数据不满足规范要求。4.事件四中,语音数据记录仪是机场空管工程的重要设备,其安装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对其功能进行检测。根据民航专业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语音数据记录仪应该检测的功能包括检测语音和数据传输是否畅通、信号接收是否稳定、录音和数据存储功能是否正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