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16层,面积18000平方米,基坑深度6.5米,筏板基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凝土等级,柱C40,梁、板C30。 项目部进场后,制定了建筑材料采购计划,按规定对钢材、胶合板等材料核查备案证明,钢筋进场时,对抗拉强度等性能指标进行抽样检验。 基坑开挖前,项目部编制了“基坑土方开挖方案”,内容包括:采取机械挖土、分层开挖到基底标高,做好地面和坑内排水,地下水位低于开挖面500mm以下,施工单位确定地基间歇期为14天,过后按要求进行地基质量验收,监理工程师认为部分内容不妥,要求整改。 3层框架混凝土浇筑前,施工单位项目部会同相关人员检查验收了包括施工现场实施条件等混凝土浇筑前相关工作,履行了报审手续。浇筑柱、梁、板节点处混凝土时,在距柱边300mm处,梁模板内采取了临时分隔措施,并先行浇筑梁板混凝土。监理工程师立即提出整改要求。室内装修工程完工后第3天,施工单位进行了质量验收工作。在2层会议室靠窗户集中设了5个室内环境检测点。检测值符合规范要求。 【问题】 1、实行备案证明管理的建筑材料还有哪些? 2、土方开挖方案不妥之处。 3、混凝土浇筑前检查内容还有哪些?改正柱、梁、板节点处混凝土浇筑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4、指出施工单位室内环境质量验收中的不妥之处?
【喵呜刷题小空解析】1、根据题目背景资料,办公楼工程使用了钢筋、胶合板等建筑材料,其中钢材、胶合板等材料需要核查备案证明。此外,水泥、砂、石子等也是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们也需要实行备案证明管理。2、在土方开挖方案中,地下水位低于开挖面500mm以下不妥,因为这样做可能导致开挖面塌方,应修改为地下水位低于开挖面1.0m以下。另外,确定地基间歇期为14天也不妥,因为间歇期应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确定,以确保地基质量。3、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检查模板支撑、钢筋及预埋件位置、保护层厚度、模板内杂物清理、施工缝处理、钢筋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内容。在柱、梁、板节点处浇筑混凝土时,应先浇筑柱混凝土至板底,而不是在距柱边300mm处采取临时分隔措施并先行浇筑梁板混凝土。4、在施工单位室内环境质量验收中,室内环境检测点设置不合理,应依据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点设置原则,对检测点进行合理布置。这样可以确保室内环境质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