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刷出新高度,偷偷领先!偷偷领先!偷偷领先! 关注我们,悄悄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简答题

背景资料:
施工单位承建了某二级公路路基工程,路基宽度10m,其中K1+600~K1+900为软土地基,该路段原地面平坦,路基为填方路堤,设计采用碎石桩处理软基,碎石桩桩径D为0.5m,桩中心间距S为1.3m,正三角形布置,桩长H为6m,桩内填充碎石填料,填料最大粒径50mmn,含泥量不大于5%,碎石桩布置如图1所示。

施工单位专业工程师编制了软基路堤填筑施工方案,项目技术部门对施工方案进行了审核,项目经理审批后用于指导施工。
碎石桩采用振动沉管法施工,针对碎石桩施工,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进行了成桩挤密试验。施工过程中,先开挖纵横排水沟,将农田排水疏干,并清除表层淤泥质土,清基后先铺设0.25m厚的级配碎石并压实,然后进行碎石桩施工,打完碎石桩后铺设土工格栅,再铺设级配碎石垫层。首排碎石桩里程桩号为K1+600,最后一排里程桩号不超过K1+900,基底处理宽度MN为52m,桩位布置不超出此范围。其成桩工艺为:
①桩管垂直就位,闭合桩靴;
②将桩管沉入地基土中达到设计深度;
③按设计规定的混合料数量向桩管内投入碎石料;
④边振动边拔管,拔管高度100cm;
⑤边振动边向下压管(沉管),下压高度30cm;
⑥继续振动10~20s,停拔时间长短按照规定要求;
⑦重复步骤③~⑥,直至桩管拔出地面。
路堤填筑过程中,为保证软土地基路堤稳定性,路堤施工期内施工单位连续观测了路堤的沉降等,其填筑速率按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不大于10~15mm控制。路堤完工且在沉降稳定后,进行路面及边坡防护等施工。
问题:
1.写出图1中构造物A、B、C的名称。
2.计算该路段碎石桩的总根数。(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小数点后3位,最后结果取整)
3.改正施工方案审批流程中的错误,针对碎石桩施工,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还应进行何种试验?
4.写出背景资料中振动沉管法的成桩工艺方法名称,振动沉管法的成桩工艺还有哪两种方法?
5.为保证软土地基路堤稳定性,路堤填筑时还应采用什么控制标准?

使用微信搜索喵呜刷题,轻松应对考试!

答案:

null

解析:

【喵呜刷题小空解析】
本题考查了路基工程中的软基处理、碎石桩施工、施工方案审批流程、振动沉管法的成桩工艺方法以及路堤填筑的控制标准。

1. 对于构造物A、B、C的名称,根据背景资料,构造物A为碎石桩,构造物B为级配碎石,构造物C为土工格栅。

2. 计算该路段碎石桩的总根数,需要先确定桩的布置形式,根据题目给出的正三角形布置,可以计算出每个桩位所覆盖的面积,然后乘以总长度,再除以桩的截面积,即可得到总根数。具体计算过程为:
$$ (1.3 \times \sqrt{3}/2) \times (300/0.5)^2 \approx 20035.5$$
保留小数点后3位并取整,所以总根数为20036根。

3. 对于施工方案审批流程的错误,根据题目描述,专业工程师编制了软基路堤填筑施工方案,项目技术部门对施工方案进行了审核,项目经理审批后用于指导施工。这一流程是错误的,正确的流程应该是先由项目技术部门审核,再由项目经理审批,审批后用于指导施工。同时,针对碎石桩施工,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还应进行碎石桩承载力试验。

4. 振动沉管法的成桩工艺方法名称为振动沉管法。振动沉管法的成桩工艺还有射水沉管法和静压沉管法。

5. 为保证软土地基路堤稳定性,路堤填筑时还应采用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不大于10~15mm的控制标准。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背景资料: 施工单位承建了某二级公路路基工程,路基宽度10m,其中K1+600~K1+900为软土地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微信扫码,获取考试解析、体验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分享考题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