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彬今年15岁,初二学生。吕彬的父亲是某大型私企干部,母亲是某事业单位领导,他们都没有时间管教儿子。吕彬7岁时,父母因感情不和而离异,他被判给了父亲。吕彬家境富裕,目前跟随爷爷奶奶居住在一个高档社区,爷爷奶奶对孙子极为宠爱。爸爸自己也有一套房子,还有一辆高档汽车。吕彬爱好打篮球,喜欢玩网络游戏,学习成绩不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较差,经常破坏学校公物,已被学校记过四次。最近,吕彬的父亲接到学校班主任老师的电话,如果吕彬再被学校记过,将会面临被开除的危险。吕彬的父亲、爷爷和奶奶都不知道该对吕彬采取什么方法,班主任老师对他也束手无策,学校教导主任建议他们向学校社会工作者求助。 【问题】 1.作为学校社会工作者,在个案工作中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2.请根据上述案例,分析吕彬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针对吕彬面临的问题,学校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喵呜刷题小空解析】:本题是一道简答题,要求根据案例,回答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要求列举学校社会工作者在个案工作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学校社会工作者在个案工作中需要遵循个别化原则,即针对每个个体进行个别化的评估和服务;接纳原则,即接纳每个个体的差异和独特性;非评判原则,即不对个体进行价值评判;保密原则,即保护个体的隐私和信息安全;合作原则,即与个体、家庭、学校等多方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以及注重专业价值,即遵循专业伦理和道德规范。第二个问题要求分析吕彬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根据案例,吕彬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学习成绩不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较差、经常破坏学校公物等。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父母离异、缺乏有效管教、爷爷奶奶的宠爱以及个人兴趣偏差等。家庭环境的不稳定和父母离异导致吕彬缺乏关爱和稳定的教育环境;爷爷奶奶的宠爱使他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个人兴趣偏差则可能导致他在学习上缺乏动力和兴趣。第三个问题要求针对吕彬面临的问题,提出学校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的介入策略。针对吕彬的问题,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以下介入策略:首先,进行家庭访谈,了解吕彬的家庭环境和父母离异的情况,引导家长重视吕彬的教育问题;其次,与吕彬进行个别会谈,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帮助他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最后,与班主任老师和学校教导主任合作,共同制定针对吕彬的教育方案,包括提供学习辅导、心理咨询和行为矫正等。这些策略旨在帮助吕彬改善家庭环境、提高学习成绩、培养自控能力、纠正不良行为等,从而促进他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