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一(共25分)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
某园区的网络拓扑图如图1-1,现对园区网络进行改造:1、采用了双链路接入互联网,代替原先的单出口;2、增加一台核心交换机,组成双核心;3、园区内部需构建无线局域网,使用AC-Campus(Agile Controller-Campus)作为园区网络的集中化控制核心,全局控制园区网络用户、业务与安全等策略。

刷题刷出新高度,偷偷领先!偷偷领先!偷偷领先! 关注我们,悄悄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试题一(共25分)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
某园区的网络拓扑图如图1-1,现对园区网络进行改造:1、采用了双链路接入互联网,代替原先的单出口;2、增加一台核心交换机,组成双核心;3、园区内部需构建无线局域网,使用AC-Campus(Agile Controller-Campus)作为园区网络的集中化控制核心,全局控制园区网络用户、业务与安全等策略。
1.依据源地址负载均衡:根据数据包的源IP地址来选择不同外网出口,可以根据各出口带宽按比例划分对应的源IP子网段,达到出口负载均衡的作用,但是访问同一资源时,部分用户响应快,部分用户响应慢。
依据目的地址负载均衡:根据目的IP地址来选择不同外网出口,内部用户可以根据不同运营商提供的资源,选择相应运营商的出口,但是会导致提供资源丰富的运营商出口负载过大,提供资源相对比较少的运营商出口负载很轻,造成各出口不均衡的现象。
2.(1)基于流量的负载均衡策略,(2)基于应用协议的策略路由,(3)流量根据链路带宽负载分担,(4)流量根据链路状态负载分担,(5)流量根据链路权重负载分担,(6)流量根据链路优先级负载分担。
第一问中,源地址负载均衡是根据数据包的源IP地址进行分流,实现出口负载均衡;目的地址负载均衡则是根据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进行分流。这两种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用户响应速度不一致或各出口负载不均衡。
第二问中,除了基于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负载均衡,还有多种多出口链路负载分担策略方案。包括基于流量的负载均衡策略、基于应用协议的策略路由、根据链路带宽、状态、权重和优先级进行流量分担等。这些方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和实施。
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微信扫码,获取考试解析、体验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