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刷出新高度,偷偷领先!偷偷领先!偷偷领先! 关注我们,悄悄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简答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2,将解答填入对应栏内。
[说明]    
场景法是黑盒测试中重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目前多数软件系统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业务流程,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场景的不同触发顺序构成用例。场景法通过场景描述业务流程(包括基本流(基本流程)和备选流(分支流程)),设计用例遍历软件系统功能,验证其正确性。    
图1-1描述了简化的中心层、省市层、地区层三级的“公文流转”业务流程,表1-1描述了省市层(图1-1阴影部分)业务的基本流和备选流。    
公文的状态包括:已下发、未下发、已接收、未接收。

表1-1 省市层业务流

1、用表1-1中表述的基本流和备选流,使用场景法设计测试场景。基本流和备选流用表1-1中对应的字母编号表示。(8分)
2、下表给出了测试用例名称,请将表中的输入条件和预期输出补充完整。(8分)

使用微信搜索喵呜刷题,轻松应对考试!

答案:

1、
本题考查功能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场景法。    
[问题1](场景顺序可以任意)    
场景法是黑盒测试中重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目前多数软件系统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业务流程,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场景的不同触发顺序构成用例。场景法通过场景描述业务流程(包括基本流(基本流程)和备选流(分支流程)),设计用例遍历软件系统功能,验证其正确性。    
本题共包括5个场景:    
1.A    
2.B    
3.B、C 
4.B、C、D(C和D可以互换)
5.B、C、E    

2、
本题考查测试用例中输入条件与预期输出内容。注意步骤的衔接,以及测试数据的设置。

解析:

1、场景法是通过描述业务流程的基本流和备选流来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根据表1-1中的省市层业务流,我们可以设计出以下几个测试场景:
(1)按照正常的公文下发接收流程进行测试,即场景A。
(2)公文下发后,接收单位未接收时进行撤回操作,即场景B。
(3)公文在某个节点未被接收时,进行再次下发操作,即场景BC。
(4)当公文传输失败时,重新传输并确认接收,即场景BCD,其中C和D的顺序可以互换。
(5)公文下发后遇到特殊情况需要中断处理,处理完毕后继续下发流程,即场景BCE。

2、测试用例的输入条件和预期输出需要根据具体的测试目标和系统要求来补充完整。以第一个测试用例为例,测试名称是公文下发接收验证测试,输入条件是已登录系统并具备公文处理权限的用户,以及状态为已下发的公文,预期输出是用户能够正常接收公文,并显示公文状态为已接收。其他测试用例的输入条件和预期输出可以根据类似的逻辑进行补充。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2,将解答填入对应栏内。[说明]    场景法是黑盒测试中重要的测试用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微信扫码,获取考试解析、体验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分享考题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