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法)的核心是通过评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和事故后果的严重度(C)三个维度,计算综合危险性值(D=L×E×C),从而判定风险等级。
A选项:统计作业人员在粉尘环境中的暴露时长和频次。例如,面粉包装车间需每小时清扫粉尘,操作人员每班8小时中有6小时处于粉尘区域,暴露频率需量化记录。
B选项:事故树分析(FTA)属于演绎推理法,用于追溯事故根本原因,与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法)的评估逻辑不同。LEC法聚焦直接风险参数,无需编制事故树。
C选项: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需结合车间粉尘浓度、设备故障率、操作规范执行情况等因素,评估特定作业环节(如粉碎、包装)发生粉尘爆炸或机械伤害的可能性。例如,面粉车间粉尘爆炸下限为40g/m3,需通过检测数据判断超标风险。
D选项:根据事故后果(如人员伤亡、设备损毁、环境污染)划分等级。例如,面粉粉尘爆炸的最大爆炸压力可达1.02MPa,可能造成厂房坍塌和多人伤亡,严重度需按最高等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