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刷出新高度,偷偷领先!偷偷领先!偷偷领先! 关注我们,悄悄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举例来说明两阶段提交协议的工作过程:
A组织B、C和D三个人去爬山:如果所有人都同意去爬山,那么活动将举行;如果有一人不同意去爬山,那么活动将取消。首先A将成为该活动的协调者,B、C和D将成为该活动的参与者。用2PC算法解决该问题的过程如下:
无论是在第一阶段的过程中,还是在第二阶段,所有的参与者资源和协调者资源都是被锁住的,只有当所有节点准备完毕,事务 协调者 才会通知进行全局提交,
参与者 进行本地事务提交后才会释放资源。这样的过程会比较漫长,对性能影响比较大。
由于协调者的重要性,一旦 协调者 发生故障。参与者 会一直阻塞下去。尤其在第二阶段,协调者 发生故障,那么所有的 参与者 还都处于
锁定事务资源的状态中,而无法继续完成事务操作。(虽然协调者挂掉,可以重新选举一个协调者,但是无法解决因为协调者宕机导致的参与者处于阻塞状态的问题)
2PC出现单点问题的三种情况:
协调者正常,参与者宕机
协调者宕机,参与者正常
协调者和参与者都宕机
3PC是2PC的改进版本,主要是为了解决两阶段提交协议的阻塞问题,2PC存在的问题是当协作者崩溃时,参与者不能做出最后的选择。因此参与者可能在协作者恢复之前保持阻塞。
之前2PC的一阶段是本地事务执行结束后,最后不Commit,等其它服务都执行结束并返回Yes,由协调者发生commit才真正执行commit。而这里的CanCommit指的是 尝试获取数据库锁 如果可以,就返回Yes。
这阶段主要分为2步:
事务询问
协调者 向 参与者 发送CanCommit请求。询问是否可以执行事务提交操作。然后开始等待 参与者 的响应。响应反馈
参与者 接到CanCommit请求之后,正常情况下,如果其自身认为可以顺利执行事务,则返回Yes响应,并进入预备状态。否则反馈No在阶段一中,如果所有的参与者都返回Yes的话,那么就会进入PreCommit阶段进行事务预提交。这里的PreCommit阶段 跟上面的第一阶段是差不多的,只不过这里 协调者和参与者都引入了超时机制 (2PC中只有协调者可以超时,参与者没有超时机制)。
这里跟2PC的阶段二是差不多的,参考2PC。
如果进入PreCommit后,Coordinator发出的是abort请求,假设只有一个Cohort收到并进行了abort操作,而其他对于系统状态未知的Cohort会根据3PC选择继续Commit,此时系统状态发生不一致性。
对于协调者(Coordinator)和参与者(Cohort)都设置了超时机制(在2PC中,只有协调者拥有超时机制,即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cohort的消息则默认失败)。
在2PC的准备阶段和提交阶段之间,插入预提交阶段,使3PC拥有CanCommit、PreCommit、DoCommit三个阶段。
PreCommit是一个缓冲,保证了在最后提交阶段之前各参与节点的状态是一致的。
三阶段提交也存在一些缺陷,要彻底从协议层面避免数据不一致,可以采用Paxos 或者 Raft 算法。
** 一般Paxos、 Raft不作为面试评估项!可以不用继续了哈
**
分布式系统中的节点通信存在两种模型:[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和 [消息传递](Messages passing)。
基于消息传递通信模型的分布式系统,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以下错误:进程可能会慢、被杀死或者重启,消息可能会延迟、丢失、重复,在基础Paxos场景中,先不考虑可能出现消息篡改即"拜占庭将军问题"的情况。
Paxos算法解决的问题是在一个可能发生上述异常的分布式系统中如何就某个值达成一致,保证不论发生以上任何异常,都不会破坏决议的一致性。主要有三类节点:
Raft 是一种基于日志复制的一致性算法,算法也是一种少数服从多数的算法,在任何时候一个服务器可以扮演以下角色之一:
本文链接:说说分布式协议2PC,3PC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微信扫码,获取考试解析、体验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