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课程名称:网络工程师

题目:试题五(共15分)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说明】   某单位网络内部部署有IPv4主机和IPv6主机,该单位计划采用ISATAP隧道技术实现两类主机的通信,其网络拓扑结构如图5-1所示,路由器R1、R2、R3通过串口经IPv4网络连接,路由器R1连接IPv4网络,路由器R3连接IPv6网段。通过ISATAP隧道将IPv6的数据包封装到IPv4 的数据包中,实现PC1和PC2的数据传输。           (图略,后补)             图5-1 【问题1】(2分)   双栈主机使用ISATAP隧道时,IPv6报文的目的地址和隧道接口的IPv6地址都要采用特殊的 ISATAP地址。在ISATAP地址中,前64位是向ISATAP路由器发送请求得到的,后64位中由两部分构成,其中前32位是    (1)   ,后32位是    (2)   。   (1)备选答案:     A.0:5EFE  B.5EFE:0  C.FFFF:FFFF  D.0:0   (2)备选答案:     A.IPv4广播地址  B.IPv4组播地址  C.IPv4单播地址 试题解析:   IEEE EUI-64格式的接口标识符的低32位为Tunnel接口的源IPv4地址,ISATAP隧道的接口标识符的高32位为0000:5EFE,其他隧道的接口标识符的高32位为全0。 【问题2】(6分)   根据网络拓扑和需求说明,完成路由器R1的配置。   R1(config)# interface Serial 1/0   R1(config-if)# ip address    (3)   255.255.255.0           (设置串口地址)   R1(config-if)#no shutdown                                 (开启串口)   R1(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0/0   R1(config-if)#ip address    (4)   255.255.255.0            (设置以太口地址)   R1(config-if)#exit   R1(config)#router ospf 1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0.0.1    (5)   area 0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1.1    (6)   area 0 试题解析:   OSPF的配置中,采用以下命令指定与路由器直接相连的网络:   network address wildcard-mask area area_id   “wildcard-mask”是通配符掩码,用于告诉路由器如何处理相应的IP地址位。通配符掩码中,0表示“检查相应的位”,1表示“忽略相应的位”。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将通配符掩码理解为标准掩码的反向。  【问题3】(6分)   根据网络拓扑和需求说明,解释路由器R3的ISATAP隧道地址。   „„   R3(config)#interface tunnel 0                               (7)     R3(config-if)# ipv6 address 2001:DA8:8000:3::/64 eui-64    为tunnel配置IPV6地址   R3(config-if)#no ipv6 nd suppress-ra                  启用了隧道口的路由器广播   R1(config-if)#tunnel source s1/0                            (8)     R1(config-if)#tunnel mode ipv6ip isatap                      (9)     【问题4】(1分)   实现ISATAP。需要在PC1进行配置,请完成下面的命令。  C:/>netsh interface ipv6 isatap set router    (10)    

简答题

课程名称:网络工程师

题目:试题四(共15分)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 【说明】   在Windows Sever 2003系统中,用户分为本地用户和域用户,本地用户的安全策略用“本地安全策略”设置,域用户的安全策略通过活动目录管理。 【问题1】(2分)   在“本地安全设置”中启用了“密码必须符合复杂性要求”功能,如图4-1所示,则用户 “ABC”可以采用的密码是    (1)    。  (1)备选答案:    A.ABC007  B.deE#3  C.Test123  D.adsjfs 【问题2】(4分)   在“本地安全设置”中,用户账户锁定策略如图4-2所示,当3次无效登录后,用户账户被锁定的实际时间是    (2)   。如果“账户锁定时间”设置为0,其含义为    (3)   。(2)备选答案:    A.30分钟  B.10分钟  C.0分钟  D.永久锁定  (3)备选答案:    A.账户将一直锁定,直到管理员明确解除对它的锁定    B.账户将永久锁定,无法使用    C.账户锁定时间无效    D.账户锁定时间由锁定计数器复位时间决定 问题解析:  安全设置确定锁定帐户在自动解锁之前保持锁定的分钟数。可用范围从 0 到 99,999 分钟。如果将帐户锁定时间设置为 0,帐户将一直被锁定直到管理员明确解除对它的锁定。   有考生做了测试,在自己的WIN2003实验一下,按照题目给的计数器10分钟,锁定时间为0,阀值3,登陆三次错误,帐号就被锁定了。 答案:  (2)A  (3)A 【问题3】(3分)   在Windows Sever 2003 中活动目录必须安装在    (4)   分区上,并且需要有    (5)   服务的支持。  (4)备选答案:    A.NTFS  B.FAT32  C.FAT16  D.ext2  (5)备选答案:    A.web   B.DHCP  C.IIS   D.DNS 答案:  (4)A  (5)D 【问题4】(6分)  在Windows Sever 2003 中活动目录中,用户分为全局组(Global Groups)、域本地组(Domain Local Groups)和通用组(Universal Groups)。全局组的访问权限是    (6)   ,域本地组的访问权限是    (7)   ,通用组的访问权限是    (8)   。  (6)~(8)备选答案:    A.可以授予多个域中的访问权限        B.可以访问域林中的任何资源          C.只能访问本地域中的资源    试题解析:  域本地组:域本地组的成员可以来自于任何域,但是只能够访问本域的资源。   全局组:全局组的成员只来自于本域,但其成员可以访问林中的任何资源。需要注意的是:全局组用于限制本域的用户对其他域的访问,如果要能访问其他域,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给用户授予多个域中的访问权限;   通用组:通用组成员来自于任何域,并且可以访问林中的任何资源。需要注意的是:通用组的建立会带来大量活动目录之间的复制流量,而且非常适于林中跨域访问使用。 

简答题

课程名称:网络工程师

题目:试题三(共15分)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 【说明】   终端服务可以使客户远程操作服务器,Windows Server2003中开启终端服务时需要分别安装终端服务的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图3-1为客户机Host1连接终端服务器Server1的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略,后补)             图3-1  Host1和Server1账户如表3-1所示。 图3-2是Server1“系统属性”的“远程”选项卡,图3-3是Server1“RDP-Tcp属性”的“环境”选项卡,图3-4为Host1采用终端服务登录Server1的用户登录界面。 此外,在Server1中为了通过日志了解每个用户的行踪,把“D:\tom\note.bat”设置成用户的登录脚本,通过脚本中的配置来记录日志。 【问题1】(3分)   默认情况下,RDU2对终端服务具有  (1)  和  (2)  权限。  (1)、(2)备选答案:    A.完全控制  B.用户访问  C.来宾访问  D.特别权限 【问题2】(7分)   将RDU2设置为Server1的终端服务用户后,在Host1中登录Server1时,图3-4中“计算机”栏应填入  (3)  ;“用户名”栏应填入  (4)  。   此时发现Host1不能远程登录终端服务器,可能原因是  (5)  。 【问题3】(2分)   在图3-3“程序路径和文件名”栏中应输入  (6)  。 【问题4】(3分)   note.bat脚本文件如下:     time /t>>note.log      netstat –n –p tcp︱find“:3389”>>note.log      start Explorer  第一行代码用于记录用户登录的时间,“time /t”的意思是返回系统时间,使用符号“>>” 把这个时间记入“note.log”作为日志的时间字段。请解释下面命令的含义。  netstat –n –p tcp︱find“:3389”>>note.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