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课程名称:案例分析(土建与安装)

题目:背景资料   某建筑公司(承包方)与某建设单位(发包方)签订了建筑面积为2100m2的单层工业厂房的施工合同,合同工期为20周。承包方按时提交了施工方案和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如下图和下表所示,并获得工程师代表的批准。该项工程中各项工作的计划资金需用量由承包方提交,经工程师代表审查批准后,作为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依据。   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几项事件: (1)在工程进行到第9周结束时,检查发现A、B、C、D、E、C工作均全部完成,F和H工作实际完成的资金用量分别为14万元和8万元。且前9周各项工作已完工程的实际投资与计划投资均相符。 (2)在随后的施工过程中,J工作由于施工质量问题,工程师代表下达了停工令使其暂停施工,并进行返工处理1周,造成返工费用2万元;M工作因发包方要求的设计变更,使该工作因施工图纸晚到,推迟2周施工,并造成承包方因停工和机械闲置而损失1.2万元。为此承包方向发包方提出了3周工期索赔和3.2万元的费用索赔。 【问题】 1.试在下图中绘制该工程的早时标网络进度计划,根据第9周末的检查结果标出实际进度前锋线,分析D、F和H三项工作的进度偏差;到第9周末的实际累计资金用量是多少? 2.如果后续施工按计划进行,试分析发生的进度偏差对计划工期产生什么影响?其总工期是否大于合同工期? 3.试在下图中重新绘制第10周开始至完工的早时标网络进度计划。 4.承包方提出的索赔要求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5.合理的工期索赔、费用索赔是多少?

简答题

课程名称:案例分析(土建与安装)

题目:背景资料   某新建特大型装配式钢结构预制构件生产厂房建设项目,采用可研批准后的EPC方式发包。招标内容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采购、施工及工程保修等。招标文件要求承包人在投标之前完成施工现场踏勘。确定某承包人为中标人后,发承包双方依据《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GF-2020-0216签订了EPC工程总承包固定总价合同(约定主要工程材料、设备、人工价格与招标时基期价相比,波动幅度10%以内不调整),并定于当年5月1日开工。   开工后,承包人在土方工程施工中遇到了业主提供的基础材料里没有列出的孤石和更多坚硬的岩层,使开挖工作变得困难。尽管承包人采用克服困难的合理措施继续施工,但实际生产率比原计划降低,导致影响工期0.5个月。由于施工进度减慢,当地迎来雨季,赶上数天季节性大雨,随后转为特大暴雨并导致山洪暴发,造成现场临时道路、管网和甲乙方施工现场办公用房等设施以及已施工的部分基础被冲坏,施工设备损坏,运进现场的部分材料被冲走,已入场的乙方购买属于工程实体的部分构件和部品发生损坏,乙方数名施工人员受伤。雨后,承包人用了很多工时进行清理和修复。为此,承包人准备对以上事件提出索赔。 【问题】 1.上述事件的索赔能否成立?为什么? 2.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施工中,通常可以提供的索赔证据有哪些?在申请索赔时,承包人应提供的索赔文件有哪些? 3.在随后的施工中又发现了较有价值的出土文物,造成承包人部分施工人员和机械窝工,同时承包人为保护文物付出了一定的措施费用。请问承包方应如何处理此事? 4.由于工期延误太久,发包人指示赶工,承包人决定制定赶工计划加快施工,施工期间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预制构件价格上涨,构件采购成本比预期超出5%。承包人提出:赶工费用由承包人自己承担,而预制构件上涨费用向发包人申请索赔,请问承包人这样的做法合理吗?